,是防疫的关键。
(三)应急管理部门工作重点
毫无疑问,室内空气环境健康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中之重,不仅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疫情防护的核心。我们难以预测病毒暴发时间,也难以长期坚持佩戴口罩。而通过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可在日常健康的环境生活中实现持续防护:首先,良好的空气品质可减少病毒量;其次,科学的气流设计可有效隔离呼出病原体,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特别是,优质的空气环境还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将社会防疫应急融入健康空气环境建设中,可形成良性互动,有力推动整体防疫工作发展。
建设美好中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有质量,其中,国民室内空气环境健康应急建设的好坏将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二、过去室内空气环境技术的不足
过去室内空气环境技术存在多方面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一)核心理念落后:重“温度”轻“质量”
传统室内环境调控以温度舒适为首要目标,对室内空气污染(化学、物理及生物污染)的认知和应对严重不足。空调系统常以“制冷/制热效果”为评价标准,而室内闷浊、异味、甲醛、细菌病毒滋生等问题则被忽视。
(二)新风技术存在缺陷
新风系统曾被寄予厚望,但其存在高能耗、粗放换风、粗效过滤、健康品质不高等问题。由于热回收效率低、粗放换风,能耗高,许多用户“装得起、用不起”。为节能,用户往往减少新风系统使用时间,依赖室内空气循环,导致冬季室内普遍缺氧、空气品质下降。
(三)净化技术严重不足
许多人误以为安装空气净化器即可保障室内空气健康。实际上,净化器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普遍采用初效滤网,仅能拦截花粉、灰尘、PM2.5等较大颗粒,市场上最好的静化器也只是达到过滤0.3微米级,对0.1微米级病毒等超细颗粒几乎无能为力。有些人为掩盖过滤防护技术水平的不足,牵强解释为“病毒附着于PM2.5或气溶胶上,过滤了PM2.5、气溶胶就是过滤了病毒”,但现实中病毒大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可轻易穿透滤网。此外,净化器需在密闭空间使用,若开窗通风则净化效果丧失,若关闭门窗长期使用易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含量下降。有学者建议,净化器每运行2小时需开窗通风10分钟,反映其技术局限性。消毒机的局限性与净化器大同小异。
(四)空调与中央空调的缺陷
空调与中央空调主要功能为调温,但其内部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和霉菌,运行时将菌团、孢子、病毒扩散至整个房间,引发“空调病”(实为微生物污染)。
(五)控制与感知系统落后
传统室内空气环境技术缺乏智能调控能力,无法根据实际空气质量进行动态调节。传感器配置不足,通常仅具备温湿度监测功能,对CO₂、PM2.5、甲醛、VOCs等关键指标无法感知。系统控制逻辑简单,多基于定时或温控运行,用户也难以直观了解所处环境的空气状况。
上述不足正是当前室内空气环境技术亟需改进的方向。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人们对应急防护性的“健康环境”与“健康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需推动技术从单一温控工具,向洁净防护、健康舒适、智能调控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演进。
三、防护与舒适型室内空气环境怡康系统的特点
防护与舒适型室内空气环境怡康系统,由中创富国(北京)科技发展研究院与四川华盾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针对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净化器等传统设备的缺陷,提出全新解决方案。该系统将室外空气吸入主机,经集成化全要素处理,去除病毒、细菌、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并实现调温、调湿、增氧、释放负氧离子等功能,模拟原始森林氧吧空气品质,通过特制终端向用户提供纯净、安全、舒适、健康的怡康气体。该系统具备怡康化、防护化、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等特征。
(一)中创华盾空气环境怡康技术七大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1:注入室内的怡康气体中,对PM2.5过滤处理纯净度99.999%以上。
核心指标2:注入室内的怡康气体中,对所有细菌过滤处理纯净度99.9%以上。
地 址:中国.成都.天府新区天工大道天科创造产业基地1016号、1018号、1020号
电 话:028-81196691 18911600586 微信号:schdyl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四川华盾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2021022274号